心腦聯合 精準施治——心內科開展卵圓孔未閉封堵術
時間:2023-06-16
來源:吉林省一汽總醫院
近日,吉林省一汽總醫院心內科成功為一名患有卵圓孔未閉的患者實施“卵圓孔未閉(PFO)封堵術”,封住了患者心臟上的“小洞”,治愈了困擾患者多年的頭暈頑疾。
卵圓孔未閉(PFO)
卵圓孔未閉(PFO)是指胚胎時心臟房間隔的一個生理學通道,出生后大多數人逐漸閉合,若未融合則形成PFO。PFO發生率高,約1/4的成人存在PFO,但大多數人無臨床癥狀。PFO是不明原因腦卒中、偏頭痛、矛盾性栓塞的病因之一。卵圓孔封堵術是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手術風險低、創傷小、預后好,術后1-2天即可出院。“卵圓孔未閉”引發的最常見疾病是神經系統疾病,如反復發作的頭痛、頭暈,不明原因的腦梗、暈厥等。其最突出的危害是“反常栓塞”現象。“卵圓孔未閉”與不明原因腦卒中、偏頭痛、暈厥、阻塞性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斜臥呼吸—直立型低氧血癥、減壓病等密切相關,甚至可能造成心肌梗死、肺栓塞。因此有“洞在心,病在腦”之說,心臟小洞也會惹出大禍。
日前,一位48歲的女性患者因常年頭暈于我院神經內科門診就診。頭部磁共振顯示:多發腦梗死。該患者進一步住院治療。經詳細詢問得知,患者既往無高血壓、糖尿病史,否認有吸煙及飲酒史,除外基礎相關疾病及腦血管原位病變,神經內科考慮心源性腦卒中可能性大。神經內科立即與心內科、電診科等科室開展多學科協作診療(MDT),行經顱發泡試驗聯合右心聲學造影檢查,結果呈強陽性,提示卵圓孔未閉可能性大。省一汽總醫院多學科專家團隊認真查閱患者影像資料,結合患者病史及臨床癥狀綜合研判,明確卵圓孔未閉診斷。建議患者轉入心內科繼續治療。潘洪濤主任治療團隊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建議行卵圓孔介入封堵術,減少患者再次發生腦卒中的幾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同意手術。6月6日,潘洪濤主任治療團隊對患者進行卵圓孔未閉封堵術治療。手術時間短,過程順利,術后恢復快,未再出現頭暈癥狀。患者于6月8日出院。
大腿股靜脈手術切口處(術后第2天)
診治常年原因不明的頭暈往往存在很大困難。吉林省一汽總醫院通過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服務,充分發揮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的作用,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精準的診療的方案。切實讓患者受益。潘洪濤主任表示,卵圓孔未閉(PFO)是隱源性卒中很常見的病因,病因在“心”,危害卻在“腦”,應引起我們重視。卵圓孔未閉的介入治療為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該技術循證醫學證據充分、臨床效果明確,是目前治愈卵圓孔未閉的有效方法。
卵圓孔未閉(PFO)介入封堵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我院心內科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技術的空白,標志著心內科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療技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吉林省一汽總醫院心內科作為吉林省臨床重點專科,始終秉承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理念,以打造品牌科室為目標,以改革創新醫療技術為動力,以切實行動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不斷為周邊群眾提供優質醫療服務。
專家介紹
潘洪濤,心內科主任,吉林省首批心臟介入術者之一。主要的社會任職:中華醫學會吉林省中西醫學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衛生計生委冠心病介入質量控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春市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副主任委員、長春市醫學會醫療鑒定委員會專家庫成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臟重癥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吉林省心臟學會常務委員等。
擅長領域:心內科急危重癥及常見病的診治,尤其是冠心病介入治療,累計完成各種心臟介入診療近兩萬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