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狙擊手”———骨科椎間孔鏡技術
時間:2023-08-17
來源:吉林省一汽總醫院
腰椎間盤突出癥俗稱“腰突”。 腰椎間盤相當于一個微動關節,由透明軟骨板、纖維環和髓核組成,分布在腰椎間。當腰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外傷所致纖維環破裂,髓核從破裂處脫出,壓迫腰椎神經時,就會出現明顯的腰腿放射性疼痛。腰突癥是臨床的常見病和引起腰腿痛最主要的原因,常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諸多痛苦,甚至造成殘疾,使患者喪失勞動能力。
近日,我院骨科接診了一位69歲的男性患者。該患者因腰痛、雙腿無力伴隨左腳放射性疼痛、麻木2年來我院就診。近期癥狀加重致無法入睡,甚至無法行走。該患者曾就診于多家醫院,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因懼怕開刀手術的痛苦和風險,先后采取了針灸、理療等保守治療措施,效果不明顯。

戴彬主任治療團隊接診患者后,仔細詢問病情,根據查體及相關輔助檢查,綜合評估了患者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治方案,并為患者進行微創的椎間孔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戴彬主任及王嘉鵬副主任醫師在局部麻醉下,應用椎間孔鏡系統,通過一個長度7mm的切口為患者完成了手術。手術時間約80分鐘,術中總出血量不足20ml,徹底摘除了壓迫神經的髓核組織,切口僅縫1針。術后第二天,患者即下床活動。
椎間孔鏡鏡下視野清晰避免損傷神經根
椎間孔鏡技術是利用直徑7mm的內窺鏡,在可視化的情況下徹底摘除突出的髓核,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并對其周圍肥厚的黃韌帶以及增生骨贅進行減壓,達到解除患者疼痛的目的。目前,這種手術是國內外公認的脊柱外科最微創、最經濟、最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之一。
術后切口小,瘢痕小
與傳統開放式椎間盤切除術相比優點有哪些?
1、手術采取局麻的方式,內視鏡下直接進入突出的椎間盤,視野清晰,不損傷神經根。
2、絕大部分病人疼痛可立刻緩解。
3、住院時間短,切口僅7mm左右,術后瘢痕非常小。
4、正常情況下,術后6小時可下床活動,術后1天出院,術后1周可恢復工作(非體力勞動),術后6周可進行體力勞動或體育鍛煉。
椎間孔鏡手術技術適應人群是什么?
椎間孔鏡技術適用于各年齡段大多數類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包括體質較差的老年患者、心血管病患者、孕婦、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無效的患者以及長期被病痛折磨,需手術干預來解除病痛的患者等等。
吉林省一汽總醫院骨科通過椎間孔鏡、椎間盤鏡等國際領先的微創技術治療了大量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人。治療方法更加微創化、精準化,為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解除疾患痛苦,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咨詢電話:0431-8590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