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攝食 擺脫吞障——省一汽總醫院采用國際標準開啟吞咽障礙康復新篇章
時間:2024-05-25
來源:吉林省一汽總醫院
吞咽攝食障礙在障礙表現中屬于較常見的一種,廣泛存在于腦卒中、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及鼻咽癌等患者中,嚴重危害患者健康。當并發吸入性肺炎時,致死率最高可達50%左右。吉林省一汽總醫院康復醫學科開展國際吞咽障礙食物標準(IDDSI框架)指導下的吞咽障礙攝食訓練技術,為廣大吞咽障礙患者提供一種更加專業、安全、高效的康復解決方案。
國際標準本土實踐
康復醫學科緊跟國際康復醫學前沿,將國際吞咽障礙食物標準(IDDSI框架)融入康復臨床實踐。IDDSI框架標準細致劃分了食物的稠度和質地,共8級。從0級(稀薄飲品)至7級(普食),為不同吞咽能力的患者量身定制食物類型,確保每一餐既能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又能使其安全順暢地吞咽。
個性化訓練重拾生活樂趣
應用IDDSI框架指導下的吞咽障礙攝食訓練技術,吞咽障礙患者將接受全面的評估,包括吞咽功能測試、營養狀況分析等,隨后由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和營養師團隊共同制定個性化的攝食訓練計劃。訓練內容不僅涵蓋食物的選擇與制備,還包括代償性吞咽技巧的教導,如調整姿勢、咽喉部清理方法等,旨在幫助患者在不改變生理機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早日經口進食,提升生活質量。
醫患同行擺脫吞障
近日,我院康復醫學科接診了一位腦梗死氣管切開伴吞咽困難4月余的老年患者。該患者帶有鼻飼管及氣切管,呼吸道存在大量白色痰液,經評估,存在嚴重咽期、中等口腔期吞咽障礙。康復醫學科治療師通過以上評估結果結合IDDSI框架確定最適宜患者經口進食食物等級,進行階段性攝食訓練,僅經過32天的吞咽障礙治療及攝食訓練,就使該患者成功拔出鼻飼管及氣切管,完全經口進食。
該患者攝食食物等級歷程
患者入院及出院對比圖
科學攝食優勢顯著
不同于其他的訓練方式,該技術可給出具體的食物舉例,指導明確、可操作性強;縮短康復時間,使患者早日恢復經口進食,預防吞咽相關肌肉肌力下降及萎縮,降低誤吸、誤吸性肺炎、營養不良、脫水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同時降低康復費用。
康復醫學科將繼續探索更多前沿康復技術,攜手患者及家屬,共同跨越吞咽障礙,邁向更加健康、有品質的生活。
康復醫學科簡介
吉林省一汽總醫院康復醫學科1993年成立,是吉林省一汽總醫院重點發展學科、吉林省卒中學會康復醫學分會專科聯盟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專科聯盟單位,現開放床位58張。全科38名員工,其中包括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共計21人、康復醫師8人和康復護師9人,先后在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中心、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廣州中山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廣東工傷醫院、浙江大學邵逸夫醫院康復醫學科、廣州暨南大學康復醫學科、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中國康復研究中心、中南大學湘雅二院康復醫學科、上海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等院校進修學習培訓。2015年至今,科室人員共獲得2019吉林省第一屆“吉康杯”康復診療技能大賽三等獎等多項省內、國內專業獎項。目前,科室人員國家級學會常委1個、國家級學會委員4個、省級學會副主委4個、省級學會常委4個、省級學會委員6個、省級學會康復治療副組長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