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醫學科
核醫學科始建于1985年,現有教授1名,主任醫師1名,主任檢驗師1名,副主任檢驗師1名,醫師2名,技師4名,護士1名,研究生4名,是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臨床科室。現有設備:1臺帶CT的雙探頭符合線路正電子顯像系統(經濟型PET),免疫化學發光儀,伽瑪計數器等。
我科在省內率先引進美國GE公司帶定位系統的雙探頭infinia VC Hawkeye 4 SPECT/CT(經濟型PET),該儀器具有高分辨率,高靈敏度,高特異性等優勢。它不僅能顯示臟器的解剖結構影像,而且具有SPECT全部顯像功能,并增加了F-18正電子顯像功能通過圖像融合(葡萄糖代謝影像與解剖影像融合)能更早期、準確顯示病灶。全身骨骼及關節顯像在判斷骨轉移以及分期和預后判定,代謝性骨病、股骨頭壞死和骨髓炎等良性疾病診斷具有重要臨床意義。負荷/靜息心肌灌注顯像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心肌疾病的診療,甲狀腺靜態顯像和甲狀腺親腫瘤陽性顯像的甲狀腺疾病診斷以及鑒別診斷以及病灶的定性和定位的臨床應用。甲狀旁腺顯像應用于原發和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疾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腎功能與腎動態顯像應用于左右側腎功能定量測定,觀察藥物對腎功能的影響,遭遇血肌酐和尿素氮出現異常之前。
核醫學科特色體外分析項目包括腫瘤標志物測定(包括AFP(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EA)CA-50、CA-153、CA-199、CA-125、PSA(前列腺特異抗原)、F-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鐵蛋白等),稀釋法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fPSA/PSA激素水平測定(包括FSH(促卵泡成熟素)、E2(雌二醇)、P(孕酮)、T(睪酮)、LH(促黃體激素)、PRL(血清泌乳素)PTH(甲狀旁腺素)等)甲狀腺激素水平測定(包括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甲狀腺素、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游離甲狀腺素、促甲狀腺激素、甲狀腺球蛋白、甲狀腺球蛋白抗體、甲狀腺微粒體抗體)等。
核醫學科特色治療項目:核素131碘治療甲亢,骨腫瘤放射性核素治療以及“云克”治療骨腫瘤、類風濕和甲亢浸潤性突眼等疾病療效確切。